6月22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津兴铁路二期1标榆安3号隧道“兴安号”盾构机顺利掘进到位。“兴安号”盾构机开挖直径12.72米,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应用的最大土压平衡盾构机。
津兴铁路东起天津西站,西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站,全长100.79公里,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点工程,是京津冀城际铁路网——京津发展轴上的重要线路,也是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优化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关资料图)
项目施工现场
榆安3号隧道是与津兴铁路相连的机场联络线的关键铺轨通道,也是津兴铁路唯一一座盾构隧道。隧道贯通后,从津兴铁路一期方向铺轨基地出发的铺轨车才能够顺利进行机场联络线的铺轨施工。
“兴安号”盾构机始发
津兴铁路二期1标集隧道、路基、道床、铺轨、四电工程为一体,路基段紧邻既有京雄城际铁路。项目承担榆安3号隧道2513米的施工任务,盾构施工段落长2080米,其中1800米位于永定河河道范围内,跨越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和北京市大兴区,地层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
盾构管片吊装
自进场以来,建设者坚持“高规格定位、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目标,针对临近既有线、下穿永定河、工期紧张等特点,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过程管控,实现了盾构机的安全快速掘进。
线路紧邻既有京雄城际铁路
创新引领工程提速。为安全、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者采用大直径盾构掘进的方式下穿永定河,同时在盾构机上创新采用辐条式大开口率刀盘提高掘进效率,创新设置并联双螺旋机结构提高出土能力,全方位设计协同物料运输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创造了同类型盾构日掘进26米、月掘进520米的最高纪录。
“兴安号”盾构机双螺旋结构
智慧赋能提档升级。建设者强化信息化支撑,建立智能化管控平台,关联视频监控、地质监测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采集、可视化展示、专业化分析、系统化推送,打造了工地“超级大脑”;坚持自主创新,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库,精准控制土仓压力,让智慧建造赋能施工管理;开展有限元分析及BIM施工深化设计,应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形成的基于BIM技术隧道洞口装配式雨棚施工工法为全路首创。
智能化管控平台
精细管控安质并重。建设者深耕安全质量管理,引深学习培训,配备安全控制提示卡和管控要点流程卡,优化注浆工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及结构一次成型;创新应用管片预埋槽道技术,打造内实外美样板工程,全面提升全套集成装配式建造水平;狠抓精细管控,盾构机穿越永定河南北大堤施工沉降控制在10毫米以内,远低于施工设计要求。
安全质量管控措施
(中铁十二局)
标签: